关注若羌微信平台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若羌旅游>民俗风情>详细内容

民族乐舞

来源: 作者: 浏览次数:357
【字体: 收藏 打印文章

 

  1、十二木卡姆 若羌县的维吾尔族群众能歌善舞,早在公元前2世纪,“摩诃兜勒”(《十二木卡姆》的最早形式)就曾流行于楼兰。“摩诃兜勒”为“大套歌曲”之意,此曲经民间艺人不断传唱,至今在若羌维吾尔族古曲乐曲的木卡姆中,仍有以“摩诃兜勒命名的乐曲。
若羌的十二木姆,主要与古老的“摩诃兜勒”有关,其中“兜勒木卡姆”和“大兜勒木卡姆”均源于“摩诃兜勒”。其次,若羌的木卡姆有一部分是从喀什、和田等地传来的,如“且比亚特”、“木戛乌热克”、“买力古拉”等。演奏木卡姆的乐器有热瓦甫、弹拨尔、沙地尔、艾捷克、都塔尔、手鼓等。
  2、阳关三叠 在唐代,古敦煌曲谱在若羌也曾较为流行,其中《阳关曲》(琴曲),以唐代诗人王维的《送元使安西》诗为主要歌词,原诗:“渭城朝雨邑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,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后来引伸诗意为抒发离别情绪。因全曲分段,原诗反复三次,故称三叠,在县内被广为流传。
  3、麦西莱甫 若羌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主要有麦西莱甫等。麦西莱甫是由歌舞、各种民族娱乐和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一种娱乐形式。在节假日、婚庆喜日或迎接贵宾时,多举行大型麦西莱甫;在休息和晚间经常举办小型麦西莱甫。男女聚集,吹弹击鼓,载歌载舞,尽情欢娱。若羌麦西莱甫的主要特点是,成双成对翩翩起舞,当歌舞进行到高潮时,助兴者不时高喊:“开娜一”)沸腾加油),这时群情激昂,狂欢不止。
麦西莱甫除了歌舞外,还包括民间的各种游戏娱乐形式,如抢“黛莱”(腰袋)、唱民歌、献茶等。
  4、赛乃姆 在若羌传统的民间舞蹈中,流行较广的还有“赛乃姆。”这种舞蹈有时1人独舞,也有时3、5人同舞。在乐队伴奏下,节奏渐快、舞步渐急时,“加油”,“妙啊”的喊声不绝于耳。50年代和60年代初,若羌县曾多次加工排练演出“若羌赛乃姆”和“艾莱姆赛乃姆。”
  5、其他 若羌还流行碗舞、碟子舞、手鼓舞等。
若羌较著名的民间弹唱艺人有铁干里克乡原高潮队的尼牙孜·纳完和县林场的阿不都·托乎地等。
  三、演出活动
  民国时期,若羌县维吾尔族文化促进会组织了一些演出,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《苏依格江》,内容以反映男女爱情为主,此剧深受当地维吾尔族群众欢迎,演出经久不衰。此外,若羌维文会组织演出的传统歌剧《温情姆》,也为当地维吾尔族群众所喜爱。
  新中国建立后的演出活动,主要由文化馆牵头组织,领靠中小学教师和机关干部中的文艺爱好者,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演出。1959年,刘延忠将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一书改编成四幕六场话剧,由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演出。60年代初至“文化大革命”前,若羌县经常学界文艺演出活动。1961年~1963年,县文工团和其他业余文艺团体共演出139场,演出节目达821个,其中有优秀节目40个、话剧12个(包括自编话剧3个),观众达40633人次。县文化馆放映幻灯26场,观众达1780人次。每年“五·一”国际劳动节和“十一”国庆节,若羌县都要组织全县性的文艺汇演,其中1962年的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的文艺汇演和1964年的“十一”国庆节文艺汇演规模最大,参加单位包括县级机关和3个公社的文艺代表团。1962年的“五·一”文艺汇演,演出节目110个,评选出优秀节目10个,其中自编节目6个。1964年的“十一”文艺汇演,演出节目127个,其中包括豫剧、秦腔等传统戏剧,评选出优秀节目17个。两次汇演,观众均达数千人次。
1965年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大庆,中央代表团来若羌慰问演出,在县城演出4场,在瓦石峡公社演出2场,他们的演出表演,受到全县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。
  1976年,若羌县举办包括县级机关和3个公社在内的全县性文艺汇演,评选 出部分优秀节目参加同年9月份巴州文化局在农二师三十三团举办的文艺调演赛。